09
2022
-
06
養陽祛濕,冬病夏治開路的好時機!
作者: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我國眾多的傳統節日當中,端午節可以說是與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文化關系最為密切的一個節日。
古人認為,農歷五月是一個惡毒的時節,蛇蟲鼠蟻大量繁殖,疾病瘟疫也容易傳播。五月五日更是因為“極陽”而被認為是毒月中的毒日,有說法稱“端午”的名稱由“躲午”演化而來,有躲避毒辣的夏日之意。正由于端午是這樣一個容易生病的時節,催生林林總總端午運用中藥的方法,把端午稱為“中藥的節日”也不為過。
翻閱典籍,會看到端午節還有浴蘭節、菖蒲節、女兒節等別稱,這都和端午節與中藥淵源有關。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就是說端午時值仲夏,皮膚病多發,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于是稱作“浴蘭節”。
端午時節,脾胃虛弱,體內也容易產生濕邪,加上自然環境潮濕炎熱,容易產生腹瀉、消化不良等不適。適當按摩或者貼敷經絡穴位可健運脾胃,疏通經絡,使體內元氣升降有序,周流全身,以防病保健。
過了端午,就算是真正迎來盛夏,接踵而至的將是“冬病夏治”的時間——三伏。端午過后,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冬病夏治”高峰期做準備,也是冬病夏治開路的好時機。
冬病夏治的說法源于《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理論。在夏季陽氣旺盛的時節采用中醫中藥療法激發人體陽氣,從而治療冬季容易發作或者加重的疾病。從農歷五月起進入氣溫漸高、陽氣鼎盛、體表經絡氣血最為旺盛的時節,此時腠理開泄,毛孔大張,有利于藥物滲入體內,驅除體內寒濕之邪,扶養陽氣,以達到機體陰陽平衡。
肺系疾病 :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脾胃疾病 : 慢性胃炎、慢性腹瀉、胃脹胃酸等。
骨關節疾病 : 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關節病、風濕關節炎等。
兒科疾病 : 小兒哮喘、小兒咳嗽、小兒過敏性鼻炎、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等。
婦科疾病 : 宮寒、痛經、盆腔炎、產后頭痛等。
治未病 : 免疫功能低下易感冒者、虛寒型體質者、秋冬季反復上呼吸道感染者。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二七路航天商務廣場A座8樓
QQ:3595406285
郵箱:3595406285@qq.com
電話:400-027-8085

華衛科技公眾號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二七路航天商務廣場A座8樓

QQ:3595406285(國內)

華衛科技公眾號